“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,只会越开越大。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全球瞩目的盛事,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参与报道,同样也引起了我校留学生的热切关注。10月18日十九大开幕式当天,我校一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写到“你好,十九大!加油,中国!”。
为了将十九大精神传播给国际学生,让留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改革发展,近期国际交流学院通过微信朋友圈、留学生微信群分享了中英双语、中俄双语“十九大报告精华”、“直击十九大闭幕式”等内容,得到了留学生们的积极回应与点赞。谈到我心目中的中国与十九大,留学生们话语中充满了憧憬与期待:
爱曼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哈萨克斯坦女生,平时的她喜欢旅游交朋友。她说:“中国的高铁太方便了,来中国两年,我最喜欢乘着高铁去旅行”。提到对十九大了解多少,爱曼坦言,她阅读了俄文版十九大报告,她坚信未来中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好,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性,她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范毅杰现就读物流管理专业,他说:“中国的物流行业很发达,我自己是个网购迷,快递不超过三天就能送到我手上”。提到十九大,他对报告中提出的“获得感,幸福感,安全感”印象深刻,他认为这三种感受是相通的,在中国留学的他现在充满了幸福感,学有所成就是获得感,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,让每一个在这个国家生活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体会着安全感。
乌拉是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一名大一新生,来中国之前在国内学过一个月的汉语,因为对中国的汉字非常感兴趣,所以选择来中国留学,现在的他已经能用简单的中文与周围人对话。提到在中国学习与生活的感受,他说:“能在中国留学我感到很兴奋,因为我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,不久前,我还加入了学院组织的‘中国书法小课堂’,我写的第一个毛笔字是‘福’”。
从改革开放到中国进入新时代,特别是伴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,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来留学。我校留学生教育工作坚持服务国家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、服务学校开放发展,自2016年入选“留学江苏”目标学校以来,两年来我校已招收和培养来自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印度尼西亚、老挝等沿线国家的外国留学生400余名。工作中,国际交流学院坚持用留学生最听得懂的“语言”,最感兴趣的方式,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向留学生展现真实,立体,全面的中国,讲好中国故事,同时让懂汉语、了解中国文化的留学生跟我们一块儿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