趋同管理、分类施策、温情服务,国际交流学院从严从细做好外籍师生疫情防控工作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2-04-23浏览次数:0

3月以来,常州及周边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,国际交流学院按照学校统一部署,主动对接省教育厅、市外事办、市出入境管理部门等主管单位,结合外籍教师、校内外住宿留学生、市外流动留学生疫情防控不同要求和侧重点,科学研判、统筹部署、迅速行动,织密扎牢涉外疫情防控网,有效维护了校园的平安与健康。

一、紧握“领导权”,扛起涉外疫情防控责任

313日以来,学院迅速成立由院长王文琴任组长的涉外疫情防控工作小组,优化外籍师生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,对外籍师生疫情防控工作重点进行再部署、再细化、再落实 。

组织在校留学生学习《常州工学院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》,制定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流程。与学校保卫处等部门对接,在留学生公寓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和体温检测系统,在技术层面强化日常管理。

二、抓好“主战场”,筑牢涉外疫情防控防线

1)阵地前移,筑牢战线。313日,常州市发布“疫情防控通告(社会管控)”后,学院留学生辅导员邢鸥、吴景红闻令而动,进驻校园全时值班值守。410日,在学校统一部署下,学院安排带班院领导和留学生辅导员在校“24小时”全天值班,院领导和留学生辅导员每日均深入到留学生寝室,深入了解学生生活、学习和心理情况,积极回应学生合理关切,推进解决留学生急难愁盼问题。建立临时党支部,组建校外“志愿者服务队”,全力保障留学生校外就医、兑换外币、居留许可延期办理过程的疫情防控。

2)趋同管理、分类施策。严格执行学生健康信息“日报告、零报告”和信息报送制度。中国境内所有留学生每日均自觉报送个人健康信息、苏康码、行程码等信息。严格执行校园封闭管理,确保全体校内住宿留学生“非必要不离校”,校外住宿留学生“非必要不进校”、“非必要不离常”。组织全体在校留学生完成了学校5轮全员核酸检测,认真落实好“每天学生基数20%、五天一轮”的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。

3)全面梳理校外住宿留学生居住地址,与房屋房东一一取得联系,要求房东主动将房屋出租外籍人员信息报送社区,织密“学校-社区-房东”校外住宿留学生疫情防控网,形成防控合力。

三、用好“助推器”,加强思想引导与宣传

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、群通知等方式及时推送疫情防控重要提醒和防控要求,倡议留学生不接收国际邮件、不点外卖、减少邮件快递,让外籍师生清晰认识到严格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从思想层面落实宣传学校各项疫情防控管理规定,及时回应外籍师生因严格的疫情管控出现的焦虑、烦躁、不愿配合常态化核酸检测等不良情绪。46 日起,全校教职工启用企业微信“防疫系统(教师版)”程序,实行“每日填报”和“入校申请”。接到通知后,学院综合科立即与外教一对一耐心解释,打消他们内心顾虑,制作了英文版通知及程序操作指南,帮助外教完成基本信息输入,并每天通过接龙方式在微信群里提醒外教按时完成“每日填报”。

四、充当“暖风机”,不断传递常工温情

“有情帮扶暖人心”。在学校实行更加严格的封闭管理后,学院第一时间考虑到留学生特殊饮食习惯和生活物资问题,通过进校值班教师代购、联系校清真餐厅等途径,及时建立留学生生活物资采购平台;为学生配发口罩等防护物资。通过举办“春在常工”摄影比赛、“中国书法小课堂”、羽毛球比赛等,丰富留学生日常生活,调适与缓解因校园封闭给留学生带来的心理不适与压力。在3月中下旬常州疫情阻击战中,我校部分外籍教师及校外住宿留学生被管控/封控在住所,学院安排专人与其“一对一”帮扶,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困难。

“有序教学稳人心”。疫情以来,学院建立了外教教学督导组和留学生教学协调组,解决境内外外籍教师、留学生线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。全校25个留学生班级100余门课程在线教学、毕业论文(设计)、5名外籍教师网络授课等各项教学工作稳定有序。

目前,全体在校留学生及外籍教师情绪稳定、生活有序、保障有力,师生们对学校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表示支持与感谢,对战胜新一轮疫情充满信心,纷纷表示:他们是外国人,但不是外人,将继续以主人翁的姿态,积极参与到学校疫情防控中去。

(国际交流学院 金政/文 邢鸥/摄 王文琴/审核)


搜索
您想要找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