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让留学生了解中国大运河的深厚文化内涵,感悟生生不息、奋斗进取、开放包容的中华精神,更好地感知大运河、了解大运河、爱上大运河,4月8日,国际交流学院组织来自俄罗斯、印度尼西亚、柬埔寨等国近40名留学生走进扬州,开启为期一天的“读懂中国”——留学生中国国情社会实践活动。
社会实践首站是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。作为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、科研展陈、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,展厅内的古籍文献、书画、碑刻、陶瓷器、金属器等重磅文物展现了运河变迁,真实街肆还原了市井生活。在博物馆讲解员和老师们的介绍下,留学生们震撼于馆内丰富藏品,同时借助裸眼3D、数字科技等参观特效,沉浸式领略了千年运河的魅力,多层次体验了运河文化之美。
随后,留学生们走进东关街,感受最具烟火气的慢生活。漫步于东关街,通过与游客、扬州市民的交流聊天,留学生们在此了解寻常百姓家的生活风貌,品味独具特色的淮扬美食。街面上市井繁华、商家林立,集中众多古迹文物,是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展示窗口,见证了扬州城市的发展演变。留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,赏春日美景,聆听个园背后的中国文化故事。
一天的社会实践时间虽短,但对留学生来说是一次收获满满、令人难忘的文化之旅。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柏丽娜说:“今天我们一起中国大运河悠久的历史、灿烂的文化,品尝了扬州美食,对扬州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”;来自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成默感慨道:“真没想到,2500年前的古代中国能够‘挖出’如此规模宏大的人工运河,中国人真是一个勤劳而勇敢的民族!”
近年来,国际交流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“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好中国声音,向世界展现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提高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”重要讲话精神,通过开设留学生“中国学”微专业、“读懂中国”社会实践等扎实开展中国国情教育,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成效。
(化工与材料学院 孙琪桐/摄,国际交流学院 金政/文/审核)